(一)國際疫情信息
1.馬達加斯加鼠疫疫情
馬達加斯加衛生部通報,2017年8月1日至10月20日,馬達加斯加共報告1365例鼠疫病例,106例死亡病例。其中,肺鼠疫915例(67%),腺鼠疫275例(20.1%),敗血癥鼠疫1例,及174例未分類(lèi)病例。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上海檢驗檢疫局報送)
2.霍亂疫情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霍亂疫情持續暴發(fā),上周出現了下降趨勢。在第41周(截至2017年10月15日的一周),報告新增1854例疑似病例和26例死亡病例(病死率為1.4%),而第40周報告2243例疑似病例和27例死亡病例(病死率1.2%)。2017年截至10月15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共報告38154例霍亂病例,包括702例死亡病例(病死率為1.8%),而去年同期報告23291例,675例死亡病例(病死率為2.9%)
坦桑尼亞:坦桑尼亞霍亂疫情持續。在第41周(截至2017年10月15日的一周),坦桑尼亞大陸報告新增120例病例和1例死亡病例(病死率為0.8%),而第40周報告153例病例和1例死亡病例。2017年截至10月15日,坦桑尼亞大陸共報告3467例霍亂病例,包括54例死亡病例(病死率為1.6%)。桑給巴爾島共報告358例霍亂病例,包括4例死亡病例。
贊比亞:
自10月初截至10月25日,盧薩卡霍亂病例已上升至130例,其中死亡病例1例。
第41周新增23例霍亂病例。這些病例來(lái)自Kasese和Nebbi區。
肯尼亞:3個(gè)縣霍亂疫情活躍(內羅畢、加里薩和卡賈多),第41周(截至10月15日)新增41例,死亡2例,第40周新增40例。
南蘇丹:過(guò)去4周,霍亂病例數呈下降趨勢。大部分病例來(lái)自朱巴和布迪。第40周新增43例,39周新增40例。
馬拉維:第41周新增6例霍亂病例。這些病例來(lái)自奇夸瓦區。
布隆迪:第40周新增6例霍亂病例。這些病例來(lái)自Bubanza,Isare和Cibitoke省。
非洲:10月25日,非洲東南部12個(gè)國家(安哥拉、布隆迪、肯尼亞、馬拉維、莫桑比克、盧旺達、索馬里、坦桑尼亞、烏干達、南蘇丹、贊比亞、津巴布韋)自2017年以來(lái)共報告104095例霍亂疑似病例,死亡1562例。其中索馬里報告病例數占75%,其次是南蘇丹,占15.9%。
也門(mén):自2017年4月27至10月25日,也門(mén)共報告872415例霍亂疑似病例,死亡2180例。
敘利亞:10月19日,敘利亞報告1例霍亂病例。
(來(lái)源:GlobalIncidentMap、Outbreaknewstoday、ProMED-mail、WHO廣西檢驗檢疫局、上海檢驗檢疫局、廣東檢驗檢疫局、深圳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山東檢驗檢疫局、浙江檢驗檢疫局報送)
3.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疫情
自2012年9月以來(lái),全球向世衛組織報告發(fā)生了2090例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實(shí)驗室確診病例,包括至少730例相關(guān)死亡病例。
WHO建議為預防MERS-CoV在衛生保健機構可能的傳播,要做好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在無(wú)明確診斷的情況下,衛生保健工作者在面對所有患者的時(shí)候均應做好標準的防護。
在更多的關(guān)于MERS-CoV的研究結果出來(lái)之前,
糖尿病、腎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受損者被認為屬于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嚴重病癥的高危人員,應當避免與動(dòng)物的密切接觸,尤其是駱駝。同時(shí)應當避免前往農場(chǎng)、市場(chǎng)或谷倉等區域,這些區域被認為是高危環(huán)境。應當堅持個(gè)人衛生防護,如接觸動(dòng)物前后立即洗手,避免接觸患病動(dòng)物。在食品衛生方面,避免食用生鮮駱駝奶或駱駝尿,或食用未經(jīng)煮熟的食物。
世衛組織仍然對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保持警惕并持續監測疫情。由于缺少社區持續性人際傳播的證據,因此世衛組織并不建議就這一事件采取旅行或貿易限制,但是來(lái)自或前往疫情國家的旅行者需要提高對MERS-CoV的認識。
(來(lái)源:WHO)
4.多國登革熱疫情
印度:
10月22日,根據衛生部門(mén)的數據,盧迪亞納地區新增19例登革熱陽(yáng)性病例報告,總數上升至309例;納馬卡爾地區1名女孩疑似死于登革熱。
10月22日,哥印拜陀醫學(xué)院和醫院接受治療的登革熱病人數量達42例,發(fā)熱患者人數達到187例,醫院表示,無(wú)嚴重病例。
10月23日,Patiala區報告,截至目前該區已發(fā)現登革熱陽(yáng)性病例650例。
10月23日,過(guò)去的3個(gè)月內,Patna市共報告984例登革熱陽(yáng)性病例,Bihar州共報告1518例病例。
10月23日,FatehgarhSahib地區報告在過(guò)去10天內新增85例登革熱病例,總病例數達125例。
10月19日至23日,勒克瑙報告新增12例登革熱病例。
10月23日,新德里報告在10月份的第3個(gè)星期新增至少650例登革熱病例,本季度受媒介傳播疾病影響的病例數達到5870例。本月截至21日的登革熱病例數為1077例。
10月23日,巴利報告1例登革熱陽(yáng)性病例于22日死亡,今年的死亡病例數達34例。
10月24日,過(guò)去一個(gè)月內,Doraha各醫院共報告80例登革熱確診病例。
10月24日,自2017年1月截至目前,西孟加拉邦2017年共報告登革熱病例18238例,由于媒介傳播疾病共導致35人死亡。
10月25日,Kharibari街區目前報告15例登革熱病例。
10月26日,加爾各答通報25日新增2例登革熱死亡病例。
越南:截至10月15日,越南共報告152924例登革熱,包括死亡30人,其中河內報告33600例(死亡7例),雖然病例數高于往年,但近期該國的疫情處于下降的趨勢。
尼泊爾:
10月23日,賈帕區報告新增1例死亡病例。
10月24日,尼泊爾通報該國B(niǎo)hairahawa地區暴發(fā)登革熱疫情,截至目前登革熱患者住院治療的人數已升至91人。
10月26日,達馬克地區公共衛生部門(mén)表示截至25日該區共報告341例登革熱病例。
巴基斯坦:
10月17日至10月23日期間,卡拉奇報告新增195例登革熱病例。自今年1月以來(lái),共報告1726例登革熱病例。
10月24日,白沙瓦新增2例登革熱死亡病例,死亡總數達61人。
布基納法索:10月19日,WHO公布布基納法索自八月起登革熱病例數遽增,今年截至10月17日累計約4100例病例,11例死亡,由于私人診所及健康中心有低報情形,預測可能低估疫情;本波流行病毒以DENV-2為主(占80%),而DENV-1和DENV-3亦有檢出,此現象與2016年僅以DENV-2流行不同,可能導致更多的重癥病例;另雖雨季即將結束,由于受影響區及周邊具多處孳生源及病媒蚊密度仍高,評估傳播風(fēng)險持續增加。
柬埔寨:2017年截至10月17日,柬埔寨共報告2716例登革熱疑似病例。
老撾:2017年截至10月14日,老撾共報告9832例登革熱病例,其中14例死亡病例。
馬來(lái)西亞:2017年第42周(2017年10月15日至21日),報告新增1012例登革熱病例。2017年累計73794例病例,159例死亡。
澳大利亞:2017年截至10月24日,澳大利亞共報告834例登革熱實(shí)驗室確診病例。
法屬波利尼西亞:第39至40周期間,有22例確診病例。
新喀里多尼亞:2017年截至10月3日,新喀里多尼亞共報告4401例登革熱病例,自第16周開(kāi)始,病例數呈下降趨勢。
(來(lái)源:globalincidentmap、outbreaknewstoday、WPRO、臺灣疾病管理署上海檢驗檢疫局、廣東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廣西檢驗檢疫局、浙江檢驗檢疫局、深圳檢驗檢疫局報送)
5.基孔肯雅熱疫情
意大利:截至10月13日,意大利共錄得358例基孔肯雅熱病例。
巴基斯坦:10月20日,卡拉奇報告新增29例基孔肯雅熱病例。信德省衛生部門(mén)通報,自2017年1月全省共報告4519例基孔肯雅熱病例。2017年10月,全省共報告171例基孔肯雅熱病例,其中卡拉奇160例,省內其他地區11例。
(來(lái)源:ProMED-mail廣東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上海檢驗檢疫局報送)
6.全球脊髓灰質(zhì)炎疫情
2017年,全球共報告12例WPV1感染病例,其中7例來(lái)自阿富汗,5例來(lái)自巴基斯坦。
世衛組織《國際旅行與健康》建議來(lái)往于脊灰疫區的所有旅行者充分接種脊灰疫苗。來(lái)自疫區的居民(以及超過(guò)四周的旅行者)應當在旅行前四周至12個(gè)月之內另外獲得一劑口服脊灰疫苗或滅活脊灰疫苗接種。
(來(lái)源:WHO)
7.麻疹疫情
巴基斯坦:10月23日,巴基斯坦通報該國郫路支省努什基地區暴發(fā)麻疹疫情,導致11名兒童死亡,40人住院治療。
索馬里:2017年截至10月24日,共有近19000例麻疹疑似病例,80%以上是10歲以下的兒童。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WHO廣東檢驗檢疫局、深圳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廣西檢驗檢疫局、浙江檢驗檢疫局報送)
8.黃熱病疫情
巴西:10月17日,巴西圣保羅州伊塔蒂巴報告1例黃熱病死亡病例。
尼日利亞:10月21日,尼日利亞高原州報告2例黃熱病病例。據報道,賓漢姆大學(xué)教學(xué)醫院10月3日報告2例出血熱疑似病例,經(jīng)檢測,兩名患者黃熱病和拉沙熱均呈陽(yáng)性。該兩名患者均為兒童,且來(lái)自同一個(gè)家庭,經(jīng)治療后已經(jīng)出院。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CIDRAP廣東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報送)
9.傷寒疫情
印度:10月21日,目前,安得拉邦克利須那縣的醫院已登記超過(guò)712例傷寒病例。
津巴布韋:10月23日,津巴布韋通報該國錄得2531例傷寒疑似病例。
(來(lái)源:ProMED-mail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
10.軍團菌病疫情
歐洲:10月23日,據歐洲CDC報告,從西班牙帕爾馬諾瓦返回的歐洲旅行者中報告軍團菌病病例增加。截至目前,共報告18例病例,包括1例死亡病例,發(fā)病時(shí)間介于9月11日至10月7日。疫情的來(lái)源尚未確定,懷疑是社區暴發(fā)。
美國:10月25日,紐約Flushing市在過(guò)去兩周內共報告12例軍團菌病病例,無(wú)死亡病例。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歐洲CDC廣西檢驗檢疫局、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
11.流行性腮腺炎疫情
美國:
10月22日,夏威夷通報自3月份暴發(f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以來(lái),共報告50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約60%的患者為18歲以上的成年人。
10月23日,奧內達加縣衛生官員表示,迄今共報告27例確診病例和45例疑似病例(包括雪城大學(xué)報告病例)。另,社區也報告2例疑似病例,其中1例已知與雪城大學(xué)相關(guān)。
新西蘭:10月19日,目前奧克蘭全市累計637例病例,較2017年9月初的300例有所上升。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ProMED-mail廣西檢驗檢疫局、廣東檢驗檢疫局、深圳檢驗檢疫局報送)
12.流感疫情
北半球溫帶地區的流感活躍程度維持在低水平。在南半球溫帶地區、南亞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流感活躍程度有所下降。在中美和加勒比海,一些國家報告低水平的流感活躍程度。全球的流感檢測中,大部分為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
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洲的流感活躍程度維持在低水平。
新西蘭,流感樣病例求診率已于10月初回落至季節性警戒水平之下。今年新西蘭的主要流行病毒為甲型(H3N2)流感(截至2017年10月1日的一周)。
澳洲,全國的流感活躍程度在八月中旬到達高峰后,于過(guò)去兩周持續下降。在流感回落至基線(xiàn)水平前,低至中度的流感活躍程度預計仍會(huì )持續數周。本季的流感高峰水平高于或與近年的水平相若,而高水平的流感活躍程度持續了數周。本流感季節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為甲型(H3N2)流感,但現全國及多處地區主要流行病毒則是乙型流感(截至2017年10月13日的兩周)。
美國:10月22日,加利福尼亞公共衛生署(CDPH)通報2017-2018年流感季65歲以下人群中第1例流感相關(guān)死亡病例。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廣東檢驗檢疫局、深圳檢驗檢疫局報送)
13.歐洲西尼羅熱疫情
10月12日至19日,土耳其報告5例新增病例,羅馬尼亞報告2例。希臘和意大利均報告1例。另,土耳其還報告1例西尼羅熱死亡病例。
(來(lái)源:歐洲CDC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
14.美國漢坦病毒感染疫情
10月26日,克拉馬斯縣公共衛生局通報該縣至少1例漢坦病毒感染病例。
(來(lái)源:GlobalIncidentMap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
15.美國波瓦生病毒感染疫情
10月21日,紐約州通報達斯縣新增1例波瓦生病毒感染確診病例,該病例為該州今年第4例確診病例。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廣西檢驗檢疫局、深圳檢驗檢疫局報送)
16.美國沙門(mén)氏菌感染疫情
截至10月21日,路易斯安那州衛生廳官員提供最近與考德威爾堂區沙門(mén)氏菌感染相關(guān)的胃腸道疾病的病例數據。已確診149人患有胃腸道疾病,預計會(huì )發(fā)現其他病例,37人住院,有1例死亡。衛生官員正在與病理學(xué)家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jìn)行尸體解剖,以確定是否可以將死因歸于疫情。確診病例的年齡從15歲到72歲,平均年齡為39歲。
截至10月24日,弗吉尼亞州阿科麥克縣衛生部門(mén)共報告180例沙門(mén)氏菌感染病例,無(wú)死亡病例。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
17.俄羅斯旋毛蟲(chóng)病疫情
10月26日,俄羅斯托木斯克地區Kataiga村報告至少17人因食用熏制的棕熊幼崽肉感染旋毛蟲(chóng)病。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廣東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報送)
18.巴西蜱傳斑疹傷寒疫情
10月23日,巴西通報該國Contagem市報告1例斑疹傷寒死亡病例,患者為一名42歲男性,有潘普里亞公園游玩史。2016年該公園也報告過(guò)感染該病的死亡病例。
(來(lái)源:ProMED-mail廣西檢驗檢疫局報送)
19.波多黎各鉤端螺旋體病疫情
10月25日,截至目前,波多黎各當地報告至少76例鉤端螺旋體病病例,包括幾例死亡病例。
(來(lái)源:outbreaknewstoday廣西檢驗檢疫局、廣東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報送)
20.南非李斯特菌病疫情
截至10月22日,南非全國共報告190例李斯特菌病確診病例,豪登省有122例。
(來(lái)源:ProMED-mail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
21.尼日利亞猴痘疫情
10月24日,尼日利亞三角洲政府通報該州共報告3例猴痘疑似病例,無(wú)死亡病例。
截至目前,巴耶爾薩州報告3例確診病例,22例疑似病例。其他10個(gè)州共報告64例疑似病例,無(wú)死亡病例報告。
(來(lái)源:Globalincidentmap、CIDRAP廣西檢驗檢疫局、廣東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報送)
22.烏干達馬爾堡出血熱疫情
截至10月24日,烏干達已報告5例馬爾堡出血熱病例,包括1例確診病例。
(來(lái)源:WHO廣東檢驗檢疫局、浙江檢驗檢疫局報送)
23.敘利亞甲型肝炎疫情
10月19日,敘利亞-土耳其邊界杰拉布盧斯市附近的國際流浪者營(yíng)地暴發(fā)甲型肝炎疫情,約100名患者已被確診,同時(shí)也有相同數量的疑似病例。
(來(lái)源:ProMED-mail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
24.巴基斯坦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10月20日,巴基斯坦政府報告,卡拉奇地區新增1例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確診病例。
(來(lái)源:ProMED-mail上海檢驗檢疫局報送)
25.印度炭疽疫情
10月21日,印度阿嫩達布爾6名村民因食用病羊肉疑似感染炭疽,已被送往醫院治療。
(來(lái)源:GlobalIncidentMap深圳檢驗檢疫局、珠海檢驗檢疫局報送)
26.日本疫情信息
2017年第41周(2017年10月9日-10月15日),日本共報告:
登革熱3例,全年累計205例;
瘧疾1例,全年累計47例;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66例,全年累計3391例;
傷寒1例,全年累計31例;
甲肝2例,全年累計228例;
軍團菌病41例,全年累計1367例;
艾滋病21例,全年累計1085例;
風(fēng)疹3例,全年累計75例;
麻疹2例,全年累計188例;
流感862例,全年累計1372361例;
手足口病5889例,全年累計316683例;
流行性腮腺炎945例,全年累計67486例。
諾如病毒感染:2017年1月2日至10月8日,累計報告629例諾如病毒感染病例。
(來(lái)源: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山東檢驗檢疫局、廣東檢驗檢疫局、天津檢驗檢疫局報送)
27.新加坡疫情信息
登革熱
新加坡衛生部10月26日通報第42周疫情:10月15日-10月21日期間新增63例登革熱病例,登革出血熱1例。全年累計登革熱2272例,登革出血熱15例。
基孔肯雅熱
第42周新增基孔肯雅熱病例1例,全年累計24例。
手足口病
第42周新增手足口病例635例,全年累計29026例。
麻疹
第42周新增麻疹病例1例,全年累計59例。
(來(lái)源:新加坡衛生部)
寨卡病毒病
10月15日-10月20日,新加坡通報無(wú)新增病例,今年截至第42周累計寨卡病毒病病例66例,目前無(wú)群聚區;2016年至2017年10月20日累計522例。
(來(lái)源:臺灣疾病管理署深圳檢驗檢疫局報送)
(二)國內疫情信息
1.香港登革熱疫情
10月13至19日期間,香港衛生防護中心通報新增3例確診病例?;颊哂跐摲谠皆侥?、印尼及菲律賓。截至10月19日,今年共錄得84例確診病例。其中1例為本地病例;83例為外地傳入病例,主要從泰國(20例)、菲律賓(13例)及斯里蘭卡(11例)傳入。
(來(lái)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深圳檢驗檢疫局報送)
2.香港軍團菌病疫情
10月15日至21日期間,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通報2例軍團菌病病例。截至10月21日,2017年錄得共66例軍團菌病病例,其中61例為社區感染,2例醫院病例,1例院舍病例及2例未分類(lèi)病例。
(來(lái)源: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廣東檢驗檢疫局、深圳檢驗檢疫局報送)
3.香港流感樣疾病疫情
第42周(2017年10月15至21日),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有1宗在學(xué)校發(fā)生的流感樣疾病暴發(fā)的報告(共影響3人),前一周錄得4宗暴發(fā)報告(共影響34人)。第43周的前4天(2017年10月22至25日)有2宗在學(xué)校發(fā)生的流感樣疾病暴發(fā)的報告(共影響6人)。
(來(lái)源: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
4.臺灣腸病毒感染疫情
10月24日,臺灣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7
1型并發(fā)重癥病例,為南部一名7歲女童,疾管署表示,病例于10月8日出現癥狀,11日送醫住院治療,醫院通報疑似腸病毒并發(fā)重癥及采樣送驗,經(jīng)采樣確診為腸病毒71型,目前已康復出院。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臺灣上周(10月15日至10月21日)腸病毒門(mén)急診就診達15761人次,近四周呈下降趨勢,仍處流行期。今年累計10例重癥病例(含1例死亡),其中3例感染柯薩奇A6型、柯薩奇B3型及伊科病毒5型各2例,柯薩奇A
2型、腸病毒D68型及71型(上周新增)各1例;去年累計33例。目前疫情以輕癥為主,社區檢出病毒型別以柯薩奇A型為多,今年已檢出40例腸病毒71型病例,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dòng)。
(來(lái)源:臺灣疾管署廣東檢驗檢疫局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