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到了春天,人們總愛(ài)說(shuō)“春困”,但其實(shí)失眠的人反而更多了——
睡前怎么都靜不下心來(lái),越躺越煩躁;睡著(zhù)了卻常常醒,能從半夜睜眼到天亮;白天昏沉犯困,一到晚上反而精神百倍,毫無(wú)睡意……
睡不好,人煩躁,每天夜晚變成了大家最難熬的時(shí)刻!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到底問(wèn)題出在哪?
5大失眠體質(zhì)
失眠也許是由于心理和環(huán)境的影響,也可能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每個(gè)人都有所不同。
1、入睡難:焦慮型失眠
現代人越睡越晚,熬夜、焦慮、生物鐘紊亂而導致的入睡困難比比皆是。
如果你每次睡覺(jué)都無(wú)法在30鐘以?xún)热胨?,長(cháng)期睡眠時(shí)間低于6小時(shí),又容易多想,很可能就屬于焦慮型失眠。
2、半夜醒:夜醒型失眠
睡眠淺、多夢(mèng)、易醒,經(jīng)常半夜醒來(lái)就再也睡不著(zhù)了,這種情況多屬于夜醒型失眠。
可能是精神壓力過(guò)大,但也不排除與神經(jīng)衰弱、呼吸暫停綜合征、高血壓、心臟病、腸胃疾病有關(guān)。
3、白天困:內虛型失眠
要是晚上睡眠正常,但白天還是常常犯困,這可能說(shuō)明身體過(guò)度疲勞,才導致精神不濟、氣虛血弱、營(yíng)養不良、血瘀不暢等癥狀。
除此之外也有幾率是肝腎疾病或腫瘤。如果持續一個(gè)月以上,就要趕緊查明病因,避免惡化。
4、睡不醒:疲倦型失眠
如果每次睡醒后非常疲憊乏力,卻并不犯困,則可能是深度睡眠不足的原因。
在每個(gè)90分鐘左右的睡眠周期里,只占約1/5時(shí)間的深度睡眠才能讓身體得到最好的休息,缺乏深度睡眠可能與情緒不良、精神緊張、服用藥物或環(huán)境干擾有關(guān),可以先改善睡眠環(huán)境。
5、睡太少:亢奮型失眠
有些每天睡得非常少,但仍然精神亢奮的人,可能也是一種失眠。
心火上亢、肝火旺盛、血壓波動(dòng)、心動(dòng)過(guò)速,或者作息紊亂等,都有可能導致亢奮型失眠,雖然表面上精神不錯,實(shí)則會(huì )大大加重機體損耗,埋下疾病隱患。
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中國睡眠研究會(huì )2016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fā)生率高達38.2%,超過(guò)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
1、心脾兩虛
主要表現:入睡困難
脾主運化,人若是脾虛,脾的運化功能失常,心就得不到充足的養分供給。
而心主神明,心如果得不到充足的供養,心血不足就會(huì )出現心慌、氣短、睡不著(zhù)覺(jué)。
推薦:桂圓合歡飲
材料:桂圓30克、合歡皮10克、柏子仁15克。
方法:將上述食材洗凈煲湯煮上10分鐘,睡前半小時(shí)飲用能夠有助睡眠。
2、肝血不足
主要表現:睡覺(jué)多夢(mèng)
“肝藏血,血舍魂”,肝是藏血的,而魂以血為舍,因此可以認為魂歸于肝,如果肝血不足,人就會(huì )出現魂不守舍、多夢(mèng)紛紜。
夢(mèng)游屬于肝血不足的典型癥狀,針對這種肝血不足引起的睡時(shí)多夢(mèng),推薦喝碗“酸棗仁湯”!
推薦:酸棗仁湯
材料:酸棗仁30克、甘草5克、知母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
注意:酸棗仁分生、熟兩用。炒熟的酸棗仁可以收斂津液,生的酸棗仁可以導虛熱,治療失眠多夢(mèng),當用熟酸棗仁!
3、心腎不交
主要表現:醒的早
心屬火,腎主水,心屬陽(yáng),腎屬陰,兩者之間互相交流、彼此制約才能好眠,如果心腎不交,腎水就不夠上濟心火,人就會(huì )醒得早!
推薦:天王補心丹
注意:請根據醫生醫囑服用!
失眠吃什么?
失眠,讓很多人深受其苦。其實(shí),睡眠可以通過(guò)飲食來(lái)調理。
今天就來(lái)推薦幾款針對不同身體狀況的助眠食療方。
1、百合蓮子粥
適宜人群:失眠多夢(mèng)伴心火旺盛、焦慮煩躁者。
做法:取干百合、蓮子(帶芯,水中泡發(fā))、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干百合、粳米、蓮子一同放于鍋中熬煮,快熟時(shí)加入冰糖。
功效:清熱養陰、潤肺安神。
2、酸棗仁粥
適宜人群:失眠、多夢(mèng)、心悸、心煩、體虛多汗者。
做法:酸棗仁末15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煮熟,再下酸棗仁末煮5分鐘。
功效:養心安神、寧心止汗。
3、甘麥棗藕湯
適宜人群:氣色不佳的失眠者。
做法:蓮藕250克,小麥75克,甘草12克,紅棗5顆,鹽3克。
將小麥洗凈,泡水1小時(shí),紅棗泡軟,去核。將小麥、甘草、紅棗加水煮開(kāi),再加蓮藕小火煮軟,最后加鹽調味。
功效:益氣養血、寧心安神。
4、桑葚水
適宜人群:失眠伴有便秘、貧血、脫發(fā)、少白頭、耳鳴者。
做法:鮮桑葚60克,加水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0分鐘,每晚睡前1小時(shí)服用。
功效:補肝益腎、安神益智、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通便。
5、栗子紅棗燉烏雞
適宜人群: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夢(mèng),伴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腰膝酸痛及女子月經(jīng)不調。
做法:烏雞1只,洗凈,切塊,連同20個(gè)去殼板栗、20枚紅棗,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清水,用文火煮燉至雞肉爛熟。
功效:健脾益胃、補腎填精。
6、小米紅棗粥
適宜人群:脾胃不合的失眠者。
做法:小米60克,大棗6枚去核,蜂蜜30克。小米、大棗煮粥,粥成后調入蜂蜜睡前食用。
7、大棗甘麥舒心茶
適宜人群:更年期綜合征患者。
做法:大棗12枚、小麥30克、甘草6克、合歡花9克,加水煮沸后用小火煮5分鐘。冷卻后調入蜂蜜,每日1劑,代茶飲。
功效:益氣健脾、寧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