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角膜病的常見(jiàn)用藥:
1、熱敷:使眼部血管擴張,解除壅滯,同時(shí)促進(jìn)血流,增強抵抗力和營(yíng)養,使潰瘍得到迅速的恢復。
2、沖洗:如果分泌物較多,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沖洗結膜囊3次或更多次數,以便將分泌物、壞死組織、細菌和細菌產(chǎn)生的毒素沖洗出去。這樣,不但減少感染擴大的因素,同時(shí)也可保證局部上藥的濃度不至減低。
3、散瞳:阿托品為主要而且是常用的藥物,濃度為0.25~2%溶液或軟膏,每日滴、涂1~2次(滴藥后注意壓住淚囊,以免溶液被粘膜過(guò)分吸收,引起中毒);對單純性角膜潰瘍或刺激癥狀不顯著(zhù)者可以不用,對刺激癥狀顯著(zhù)和勢將穿孔的潰瘍必須使用。這種藥對于治療角膜潰瘍有雙重作用;一方面使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得到休息,另方面可防治虹膜睫狀體炎及其所引起的后果。再者,由于眼內肌痙攣解除,因而也有減輕和止痛作用。
4、包扎和敷裹:為了使眼球停止轉動(dòng),促使潰瘍早日痊愈,必須進(jìn)行包裹。這一處理特別適應于冬季。因其不但使眼球不致受涼,而且又發(fā)生熱敷與保護作用;如果結膜囊內有分泌物者,不應包扎,可以布勒氏(Buller氏)眼罩或黑眼鏡代替之。再者,如果潰瘍勢將穿破,或在結瘢期勢將隆起,應于每日施以壓迫繃帶包扎,如果日間不可能,應在晚間睡眠時(shí)用之,以期挽救不良后果。